筑牢安全防线 共建平安校园
——昆明市民办学校校园安全培训活动圆满举行
新修订的《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。为深入学习贯彻《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,切实提升全市民办学校校园安全管理水平,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,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的指导下,2025年昆明市民办学校第二期校园安全培训活动于8月20日在昆举行。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员单位以及来自昆明市各县(市)区380余家民办学校(幼儿园)的校(园)长、举办者、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参加培训。
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原一级调研员、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首席专家资玉国同志,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民办教育处负责人、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杨军庆处长,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安全保卫处苏艳荣处长,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唐丕权会长、王子敏秘书长,昆明市主城五区教育体育局民办教育科、安全科负责人,昆明市五华区青少年宫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康慧敏,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、安全专委会主任及成员出席本次活动。
领导讲话
杨军庆处长在讲话中指出,新修订的《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明确指出学校安全工作应遵循“政府负责、学校尽责、家校协同、属地管理、社会参与、综合治理”的原则。各民办学校要清晰知晓责任的主体、内容的边界以及责任履行的方式,依据“谁办学、谁负责”以及“一岗双责”的原则,勇挑安全管理工作重任。同时,对民办学校提出具体要求:
一是要坚持以“安全”为基石。校园安全管理要持续发力、常抓不懈,要将政策法规的要求贯穿于校园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细节之中,不断优化管理措施,切实提高校园安全保障能力。二是要坚持以“规范”促发展。规范是民办学校办学的基本准则和前提,规范与发展并非相互对立,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,要将规范要求落实到位,为学校稳健前行铺就坚实的道路。三是要坚持以“特色”强优势。要善于自主定位,深入思考学校的发展路径,明确想要创办一所怎样的学校,以及如何通过特色办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四是要坚持以“服务”赢口碑。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,全力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,传递积极的情感价值,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塑造良好的形象,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专题培训
资玉国同志对新修订的《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进行了全面、细致的解读,内容包括条例概述、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、安全教育及管理、事故处理、法律责任、附则六个方面。对条例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,通过介绍立法背景、适用范围以及基本原则,让大家正确认识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和导向。着重阐述了条例中关于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的具体要求,聚焦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新规定,通过案例分析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。围绕条例中规定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措施,从事故报告程序、应急处置流程、救援协调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,分析了学校、教育行政部门、其他相关部门以及个人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,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条例新规。
苏艳荣处长在《校园常见风险防范和问题处置》专题培训中,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出发,分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形势、新挑战、新要求,以及各类潜在的校园安全风险类型与特征,强调要树立“全面、系统、积极”的安全观,真正发挥好教师队伍、安全课程、教育途径在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中“主力军”、“主战场”和“主渠道”的作用,认真落实好“十查三关注”工作。详细讲解了校园安全预防及处置等工作全流程的实施步骤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点等。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,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,帮助大家掌握科学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方法。
总结讲话
唐丕权会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当下正值新学期开学之际,是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,在这个特殊阶段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培训,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。
他强调,各民办学校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提高思想认识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,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。开学前,认真做好风险隐患排查、公共设施安全维护、教学设施设备检修、校园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。二是加强队伍建设。选拔责任心强、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,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,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三是强化宣传教育。将此次培训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教职工,形成全员共治的良好局面。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,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保持学校与家长的常态化联系,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,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。四是压实责任链条。明确各部门、各岗位的安全职责,层层签订校园安全责任书,将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。
本次昆明市民办学校校园安全培训活动以《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施行为契机,聚焦民办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、难点,通过条例解读、实务指导、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,赋能学校安全管理,为学校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。希望各民办学校通过此次培训,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,夯实校园安全管理基础,为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开好头、起好步。